[A A] |
习近平大国外交大幅提升中法关系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运筹帷幄,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呈现在世人面前。习近平自担任总书记以来,出访了19次,足迹遍布各大洲;同一时期,他在国内会见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165人次。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在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中展现了气势磅礴的大国风范和高屋建瓴的大国战略。
法国是同新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第一个西方大国,2014年是两国建交的50周年。中国特色的全方位大国外交给中法两国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新的前景。三年来的实践表明,中法关系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两国之间政治战略合作和经贸交往达到了新的水平。
2013年4月底,法国总统奥朗德访问中国。这是他2012年5月就任总统后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他也是习近平出任国家主席后接待的第一位来访的西方大国元首,因此,中方给予格外高规格的接待。奥朗德在华逗留共37个小时,与习近平会面交谈则长达7个小时。这次访华不仅为两国领导人结识和了解提供了机会,而且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双方会谈后发表了《中法联合新闻公报》。公报说,“双方愿以战略高度和长远眼光,继续本着稳定、互相尊重和互利原则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两国元首决定深化政治和战略互信,延续元首年度会晤机制,加强战略对话,为在各领域进一步深化中法新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活力”。这表明,双方在继续推进面向未来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问题上达成了一致,这一政治共识为中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3月下旬,习近平应奥朗德邀请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法方给予特殊的贵宾礼遇。此访正值中法建交50周年这个重要时刻,法方特意在巴黎西郊凡尔赛歌剧院举办音乐会。凡尔赛城堡是法国历代君王居住之所,戴高乐总统当年在这里接待过为数不多的几位重要外国元首,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显然是在强调戴高乐将军50年前决定同中国建交的深刻战略含义。奥朗德在音乐会后举办的晚宴上向习近平承诺,法国愿拿出50年前的战略远见和政治勇气,开启法中关系新纪元。双方认定,这次访问将成为中法关系“下一个50年”的新起点。
中国方面始终强调,中法关系具有高度的战略性。中法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两国之间的加强政治沟通与磋商并且达成共识将对国际事务产生引领和推动作用。最近几年,双方在政治和战略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这突出表现在2015年底推动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实质性协议方面。
气候变暖是全球面临的严峻威胁,但是世界各国在共同应对方面始终未能达成一致,巴黎气候大会成为达成一项有约束力的全球协议的“最后机会”。作为东道主,法国承诺一定要在这次首脑会议上取得实质性成果。奥朗德把取得成果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政治支持上。
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并且身体力行,为实现减排目标做出郑重承诺。习近平强调,“中国一直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中国政府在减排方面做出了具体承诺,并决定斥巨资支援其他发展中国家应付气候变化。国际环保组织称,中国树立了“重要的政治榜样”。去年11月初奥朗德第二次访华时,两国发表了《中法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重申了双方在推动气候大会取得成果的决心。习近平11月30日亲临巴黎气候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表明中国为应对气候问题同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强烈愿望。经过各方不懈努力和反复谈判,这次大会终于达成了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性协议。巴黎会议取得预期成果,堪称中法两国战略合作的一个经典范例。
“一带一路”提供新机遇
经济合作是中法关系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两国经贸交流出现了瓶颈,如何扩大合作空间成为两国政府着力探索的课题。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中国政府推行全面深化改革,中法两国经济互补性进一步增强,目前双方已经找到经济合作的新领域和新方式。这主要体现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开拓“第三方市场”方面。
“一带一路”是中国全面改革中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举措,对于推进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以及促进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欧洲位于“一带一路”的末端,是这一倡议所形成的区域化经济体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习近平2014年3月对法国访问的首站选择了里昂,里昂是古代丝绸之路在西方的终点。习近平到里昂访问引起了法国人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亲切回忆。曾在古代丝绸之路中获益的法国势必能够在新丝绸之路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直接的受益者。新丝绸之路把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联系在一起,覆盖40多个国家和30多亿人口。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过去10年,中国与沿途国家贸易额年均增长幅度为19%,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约10万亿美元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游客数量高达5亿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所孕育的无限商机和利益是毋庸置疑的。这就为中法两国之间增添了新的合作空间。
去年3月法国宣布签约加入亚投行,成为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法国政府人士指出,法国将通过加入亚投行来开拓亚洲的基础设施市场,分享亚洲经济迅速增长的成果。
寻求第三方市场
李克强总理2015年6月底7月初对欧洲进行访问。这次访问的一个亮点是中国提出同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努力实现“三方共赢”的局面。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需要相关装备和生产线。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拥有性价比较高的优势富裕产能。比利时等发达国家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拥有先进技术和高端装备。三方携手开展合作,不仅可以适应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而且有助于中国装备提质升级,也有利于发达国家扩大出口,共同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苏。这一前景给中欧合作增添了新活力,而且扩展了“一带一路”的内涵。
法国对中方的这一倡议给予积极的响应。李克强同法国总理瓦尔斯在巴黎发表了《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联合声明》。双方决定,在核电、高铁等领域开展第三方合作。中法两国将深化在航空、航天、高铁、钢铁等领域的产能合作以及核能、油气、水电等能源领域合作;扩展农业、食品、医疗卫生、数字经济、海洋极地、节能环保等领域合作;深化金融合作,创新公共和私人资金合作等融资方式,为开发第三方市场提供融资支持。
在开拓第三方市场中,两国的目光自然会投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非洲大陆。法国媒体提出,目前,中国是非洲最大的投资者,而法国在非洲国家保持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同时拥有高科技优势。因此,中法两国共同开拓非洲将成为一种“非洲有市场、中国有投资、法国有技术”的三赢局面。双方在合作领域达成的共识表明,两国经贸合作有望尽快走出瓶颈,在不久的将来取得丰厚的成果。
综上所述,中国的全方位大国外交为中法关系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也为两国战略合作奠定了新的坚实基础。(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沈孝泉)
Source:french.china.org.cn |